他山之石
解释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也可指可以借鉴的经验或方法。
故事来源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贤明的国君,名叫齐桓公。他十分爱才,广招贤士,辅佐他治理国家。有一次,他向大臣们征求治国良策。管仲首先站出来,向齐桓公推荐了鲍叔牙。管仲说:"鲍叔牙是我的老朋友了。他为人正直,胸怀坦荡,对人诚恳,从不夸耀自己。他办事公正,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他是一个忠诚正直的人,可以担当重任。"齐桓公听后,立即召见了鲍叔牙,并委以重任。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齐桓公励精图治,成就了一番霸业。后来,鲍叔牙去世,齐桓公悲痛不已,为鲍叔牙修建了陵墓,并写下了感人至深的祭文。后人为了纪念鲍叔牙的功绩,便将齐国的宝剑命名为“鲍叔剑”。
用法
常用作主语、宾语;指可以借鉴的东西;多用于书面语。
例句
-
学习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不能闭门造车。
xuéxí yào shàn yú jièjiàn tārén de jīngyàn, bùnéng bìmén zàochē.
学习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不能闭门造车。
-
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wǒmen kěyǐ cóng biérén de chénggōng hé shībài zhōng xīqǔ jiàoxun, tāshān zhī shí, kěyǐ gōng yù
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