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解释
这句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人在三十岁前后应该有所成就,有自己的立身之本,能够自立于社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故事来源
孔子周游列国多年,始终未能找到一个推行他仁政思想的君主。有一次,他来到蔡国,和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感慨地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就决心要弘扬仁义之道,如今已经快七十岁了,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听到孔子的感慨,弟子宰予安慰他说:“老师您不要灰心,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您的思想一定会得到认可的。”孔子听了宰予的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继续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继续弘扬仁政之道。
用法
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三十岁前后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和事业,并能够独立承担责任。
例句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sān shí ér lì, sì shí bù huò, wǔ shí zhī tiān mìng, liù shí ěr shùn, qī shí cóng xīn suǒ yù, bù yú jǔ.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
他今年三十而立,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
tā jīn nián sān shí ér lì, shì yè yǐ jīng yǒu le hěn dà de qǐ sè
他今年三十而立,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