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词
解释
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故事来源
唐朝时期,文学家柳宗元因触犯权贵被贬官,在仕途上屡屡受挫。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以其犀利的文笔,对时政多有批评,甚至直言不讳。韩愈在祭奠柳宗元时曾写道:“玉佩琼琚,大放厥词”,赞扬柳宗元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和才华。柳宗元虽然屡遭贬谪,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畏权势,大放厥词,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作品和思想遗产。 他这种坚持真理、敢于发声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他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观点鲜明,在当时社会激起巨大的反响,也为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但是,他始终不改其志,继续以笔为剑,为民请命,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其精神可歌可泣。他一生仕途坎坷,却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学成就和崇高的精神品质。
用法
通常作谓语,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例句
-
他总是大放厥词,批评别人,却从不反省自己。
tā zǒng shì dà fàng jué cí, pīpíng biérén, què cóng bù fǎnxǐng zìjǐ
他总是大放厥词,批评别人,却从不反省自己。
-
会议上,他大放厥词,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
huìyì shàng, tā dà fàng jué cí, tāotāo bùjué de fābiǎo yìjiàn
会议上,他大放厥词,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