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
解释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十分害怕,像听到风声和鹤叫声一样,以为是敌人来了,比喻人心惶惶,自相惊扰。
故事来源
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率领大军南下,企图灭掉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率领军队迎战。苻坚率领军队兵临城下,但看到东晋军队整齐的阵势,心中有些害怕,于是命令士兵在夜晚鸣金收兵。然而,秦军士兵却被自己的举动吓坏了,误以为东晋军队已经杀到,纷纷抛弃兵器,四散而逃,一路奔逃,听到风声或鹤叫声,都以为是追兵,最终酿成大败。这就是成语“风声鹤唳”的由来,用来形容人心惶惶,自相惊扰的景象。
用法
这个成语一般用于形容人们在战乱或危难情况下,由于过度恐惧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缺乏冷静思考,容易被各种风吹草动所惊吓,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
例句
-
敌军兵临城下,守城士兵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dí jūn bīng lín chéng xià, shǒu chéng shì bīng què fēng shēng hè lì,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敌军兵临城下,守城士兵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
这场毫无准备的突袭,让敌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zhè chǎng háo wú zhǔn bèi de tū xí, ràng dí jūn fēng shēng hè lì, cǎo mù jiē bīng
这场毫无准备的突袭,让敌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