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礼
解释
比喻双方实力相当,地位平等,互相抗衡。
故事来源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两个诸侯国,经常为了争夺土地和霸权而发生战争。一次,两国在城濮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军队实力相当,战斗异常激烈。晋文公和楚成王各自率领大军,在战场上摆开阵势,准备决一死战。两军对垒,杀声震天,战争持续了很久,双方都未能取得明显的优势。最终,双方约定停战,各自撤兵。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决出胜负,但却显示了两国实力相当,地位平等,互不相让的局面,后人便用"分庭抗礼"来形容这种局面。
用法
用于形容双方实力相当,地位平等,彼此抗衡的局面。
例句
-
两国实力相当,分庭抗礼,谁也奈何不了谁。
Liǎng guó shí lì xiāngdāng, fēn tíng kàng lǐ, shuí yě nài hé bù liǎo shuí.
两国实力相当,分庭抗礼,谁也奈何不了谁。
-
在谈判桌上,双方分庭抗礼,互不相让。
Zài tán pán zhuō shang, shuāngfāng fēn tíng kàng lǐ, hù bù xiāng ràng..
在谈判桌上,双方分庭抗礼,互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