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 kǒu zhū bǐ fá

解释

这个成语形容对人或事的公开批评和声讨。

故事来源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墨子,因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其中,有一位名叫公孙龙的辩论家,为了抬高自己的名声,故意在公众场合用各种诡辩的方式攻击墨子的思想,企图抹黑他的主张。面对公孙龙的无理攻击,墨子并没有畏惧,而是用他深厚的学识和辩论技巧,巧妙地驳斥了公孙龙的歪理邪说,最终赢得了人们的认可。这件事后来就成了“口诛笔伐”的典故,用来比喻用言语和文字对错误言行进行揭露和批判。

zhàn guó shí qī, jù míng de zhèng zhì jiā, sī xiǎng jiā mò zǐ, yīn wèi zhǔ zhāng

用法

在新闻报道、评论文章、演讲等场合中,经常可以见到“口诛笔伐”这个成语,用来表达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批评和声讨。例如,在报道某些腐败官员的案件时,人们往往会用“口诛笔伐”来形容公众对他们的谴责和愤怒。

zài xīn wén bào dǎo, píng lùn wén zhāng, yǎn jiǎng děng chǎng hé zhōng, jīng cháng kě yǐ jiàn dào

例句

  • 他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活该被口诛笔伐!

    tā lì yòng zhí quán, tān wū shòu huì, zuì zhōng shòu dào le fǎ lǜ de zhì cái, zhēn shì huó gāi bèi kǒu zhū bǐ fá!

    他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活该被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