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
解释
哀鸿遍野形容因天灾人祸而导致的凄惨景象,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痛苦呻吟的灾民。
故事来源
西周时期,周厉王暴政,苛捐杂税,百姓民不聊生,到处都是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的灾民,他们的哭喊声如同鸿雁般凄凉悲鸣,哀鸿遍野。周厉王昏庸无道,不听忠言,最终引发了国人暴动,被迫逃离都城,史称“厉王逃亡”。厉王逃亡后,百姓才得以喘息,但国家元气大伤,社会秩序也遭到严重破坏。 这次事件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使“哀鸿遍野”成为一个警示世人的成语,警示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否则将面临百姓的反抗。
用法
用来形容灾难过后,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痛苦呻吟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例句
-
战乱年代,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zhànluàn niándài, āi hóng biàn yě, mín bù liáo shēng.
战乱年代,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
灾荒过后,哀鸿遍野,景象凄惨。
zāihuāng guòhòu, āi hóng biàn yě, jǐngxiàng qīcǎn
灾荒过后,哀鸿遍野,景象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