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
解释
这个成语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故事来源
战国时期,有个叫赵括的人,自恃读兵书多,就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懂军事,他经常在别人面前夸口说自己可以打败任何敌人。后来,赵国与秦国发生了战争,赵王派赵括代替老将廉颇为帅。赵括刚愎自用,不听从将士们的建议,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自己也战死沙场。赵王为了挽回败局,不得不请回廉颇。廉颇当时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他依然不辱使命,率领军队与秦军作战,终于收复了失地,保住了赵国的国土。赵括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不切实际,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廉颇的成功,是因为他经验丰富,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战方案。
用法
这个成语用于讽刺那些趁人之危,谋取私利的人。
例句
-
看到对手有困难,就趁火打劫,实在是不道德。
kàn dào duì shǒu yǒu kùn nan, jiù chèn huǒ dǎ jié, shí zài shì bù dào dé。
看到对手有困难,就趁火打劫,实在是不道德。
-
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互相帮助,而不是趁火打劫。
yù dào kùn nan, wǒ men yīng gāi hù xiāng bāng zhù, ér bù shì chèn huǒ dǎ jié。
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互相帮助,而不是趁火打劫。
-
资本家们趁火打劫,试图从这场灾难中牟取暴利。
zī běn jiā men chèn huǒ dǎ jié, shì tú cóng zhè chǎng zāi nàn zhōng móu qǔ bào lì。
资本家们趁火打劫,试图从这场灾难中牟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