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
解释
比喻公开谴责或讨伐。
故事来源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氏权势熏天,富裕程度超过了周公。季氏想进一步聚敛财富,便派冉求去向孔子请教。孔子知道冉求是季氏的门客,便斥责他说:‘你不是我的学生!你去帮季氏聚敛财富,这是不对的!’孔子还说,‘你们这些小子,可以敲锣打鼓,公开指责他!’孔子用‘鸣鼓而攻’来比喻公开指责和讨伐不法行为。这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典故,体现了孔子维护正义的决心。
用法
用于比喻公开谴责或讨伐某种错误或罪行。
例句
-
鲁国的季康子想改革土地制度,孔子的学生冉求支持他,但孔子却认为这是违背礼法的行为,他便号召学生们敲锣打鼓反对冉求。
lǔ guó de jì kāng zǐ xiǎng gǎigé tǔdì zhìdù, kǒng zǐ de xuéshēng rán qiú zhīchí tā, dàn kǒng zǐ què rènwéi zhè shì wéibèi lǐfǎ de xíngwéi, tā biàn hàozhào xuéshēng men qiāo luó dǎ gǔ fǎnduì rán qiú.
鲁国的季康子想改革土地制度,孔子的学生冉求支持他,但孔子却认为这是违背礼法的行为,他便号召学生们敲锣打鼓反对冉求。
-
面对冉求的改革,孔子采取了'鸣鼓而攻'的策略,这说明他反对任何不符合礼法的事情。
miànduì rán qiú de gǎigé, kǒng zǐ cǎiqǔ le 'míng gǔ ér gōng' de cèlüè, zhè shuōmíng tā fǎnduì rènhé bù fùhé lǐfǎ de shìqíng
面对冉求的改革,孔子采取了'鸣鼓而攻'的策略,这说明他反对任何不符合礼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