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蹶不振
解释
指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比喻意志消沉,失去进取心。
故事来源
话说唐朝时,有个书生叫王冕,从小家境贫寒,靠着放牛为生。王冕聪明好学,但因为没有钱读书,只能利用放牛的时间,在草地上读书。有一次,王冕在放牛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先生,老先生看到王冕勤奋好学的样子,便主动教他读书。王冕很感激老先生的教诲,学习更加刻苦。几年后,王冕终于考上了秀才,他决心继续努力,考取功名。然而,在参加乡试的时候,王冕却意外落榜了。王冕受到打击,一蹶不振,从此郁郁寡欢。
用法
这个成语主要用于比喻人遇到挫折后,意志消沉,无法振作,常用作贬义。例如:”他经过这次失败后,一蹶不振,再也提不起精神来。“
例句
-
创业失败,他一蹶不振,从此消沉下去。
chuàng yè shī bài, tā yī jué bù zhèn, cóng cǐ xiāo chén xià qù.
创业失败,他一蹶不振,从此消沉下去。
-
他经过这次失败后,一蹶不振,再也提不起精神来。
tā jīng guò zhè cì shī bài hòu, yī jué bù zhèn, zài yě tí bù qǐ jīng shén lái.
他经过这次失败后,一蹶不振,再也提不起精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