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
解释
名正言顺,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故事来源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来到卫国。卫灵公是个昏君,不理朝政,沉迷酒色。孔子对卫灵公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于是决定离开卫国。临走前,他对弟子们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做任何事情,都要名正言顺,才能成功。”后来,卫灵公去世,他的儿子卫出公继位,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希望孔子能回来辅佐他治理国家。他派子路去请孔子,孔子答应了卫出公的邀请,因为他觉得卫出公的请求是名正言顺的,而且也看到了卫国改过自新的希望。孔子回卫国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帮助卫出公改革政治,使卫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这个故事说明,做事要名正言顺,才能得到成功。
用法
形容事情名义正当,理由充分。
例句
-
他这次升职是名正言顺的。
tā zhè cì shēng zhí shì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de
他这次升职是名正言顺的。
-
他的行为名正言顺,无可非议。
tā de xíng wéi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wú kě fēi yì
他的行为名正言顺,无可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