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聊赖
解释
百无聊赖是一个成语,形容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它源于汉代蔡琰的《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危难之际,眼看着家园被毁,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感到生活毫无意义。
故事来源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赵括的将军,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就喜欢研究兵法,并且常常夸口说自己比父亲还要厉害。后来,赵国和秦国发生了战争,赵王听信了赵括的夸口,派他去接替廉颇统帅军队。赵括刚上任,就改变了廉颇的防御策略,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术,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自己也被射杀。赵括的死,使赵国损失惨重,也让后人明白了“纸上谈兵”的道理。
用法
百无聊赖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精神空虚,感到生活毫无意义。
例句
-
他一个人坐在那里,百无聊赖,不知该做什么。
tā yī gè rén zuò zài nà lǐ, bǎi wú liáo lài, bù zhī gāi zuò shén me.
他一个人坐在那里,百无聊赖,不知该做什么。
-
长途旅行后,我感到百无聊赖,只想回家休息。
cháng tú lǚ xíng hòu, wǒ gǎn dào bǎi wú liáo lài, zhǐ xiǎng huí jiā xiū xi.
长途旅行后,我感到百无聊赖,只想回家休息。
-
面对着繁重的工作,他感到百无聊赖,提不起精神。
miàn duì zhe fán zhòng de gōng zuò, tā gǎn dào bǎi wú liáo lài, tí bù qǐ jīng shén.
面对着繁重的工作,他感到百无聊赖,提不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