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
解释
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拥有自知之明的人,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故事来源
战国时期,齐国大臣邹忌以自身经历劝谏齐威王,要他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只听好话。邹忌先从自身形象入手,指出自己和城北徐公相比,各有千秋,但因为妻子、妾侍、客人都说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说明他们受自己身份地位的影响而有所偏颇,进而引申到治国理政方面,劝谏齐威王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才能明辨是非,从而避免“朝堂之上,群臣皆言好”的现象,最终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齐国国力日渐强盛。邹忌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自身做起,有自知之明,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
用法
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身能力、水平的认识和评价准确客观。多用于褒义。
例句
-
他做事总是缺乏自知之明,总是好高骛远。
tā zuòshì zǒngshì quēfá zì zhī zhī míng, zǒngshì hǎo gāo wù yuǎn.
他做事总是缺乏自知之明,总是好高骛远。
-
要成功,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yào chénggōng, shǒuxiān yào yǒu zì zhī zhī míng, liǎojiě zìjǐ de yōushì hé lièshì
要成功,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