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
解释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势力相互对峙,谁也无法战胜对方,形成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它源于古代青铜器“鼎”的构造,鼎通常有三只足,支撑着整个鼎的稳定,如果只有一只足或两只足,鼎就会失去平衡,无法稳固地立住。
故事来源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雄厚,占据北方,志在统一天下。孙权雄踞江东,兵精粮足,坐镇东南,虎视眈眈。刘备初起,势力薄弱,却有诸葛亮辅佐,谋略过人,逐渐在荆州站稳了脚跟。三方势力相互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多次征伐孙权和刘备,但都未能取胜,最终败走赤壁。孙权和刘备也无力彻底消灭对方,最终三国形成各自割据的态势,史称“三国鼎立”。
用法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三方势力相互抗衡,谁也无法彻底战胜对方,形成一种平衡的局面。例如,在国际关系中,三个大国互相制衡,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例句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san guo shi qi, wei shu wu san guo ding zu er li, xing cheng yi zhong wei miao de ping heng.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
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品牌三足鼎立,谁也无法独占鳌头。
ru jin de shi chang jing zheng ji lie, ge zhong pin pai san zu ding li, shui ye wu fa du zhan ao tou
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品牌三足鼎立,谁也无法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