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
解释
比喻当事人由于利害关系或其他原因看不清问题的实质,而局外人却看得清楚。
故事来源
唐朝时期,有个大臣叫魏征,他很擅长评判政治得失。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魏征:‘你认为我执政以来,做得怎么样?’魏征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陛下如果想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不妨去问问那些没有参与政事的人民百姓。’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派人四处调查民意,最后根据民情,改进了很多政策,使大唐国运更加昌隆。
用法
多用于评价对事情看法不同的人;常与“当局者迷”连用。
例句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dangjuzhemimi, pangguanzheqing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对于这件事,旁观者清,我们应该听听他们的意见。
duiyuzhejianshi, pangguanzheqing, womengaitingting tamen de yijian
对于这件事,旁观者清,我们应该听听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