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
解释
形容人非常吝啬自私,一点也不肯付出。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墨翟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你愿意拔你身上的一毛而利天下吗?”杨朱不允,由此可见杨朱的“为我”思想,即以自我利益为重。后世人们用“一毛不拔”来比喻那些吝啬自私的人。
故事来源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墨家学派代表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自私自利和无原则的仇杀,对立派杨朱则主张一切从自我的利益出发,即“为我”。墨翟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你愿意拔你身上的一毛而利天下吗?”杨朱不允。杨朱认为,人应该以自我利益为重,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根毛发,也不能轻易付出。他的这种思想被后人称为“一毛不拔”,用来形容那些非常吝啬自私的人。
用法
这个成语形容人非常吝啬,不肯付出。常用在批评人性格方面,例如:“他这个人一毛不拔,从来不肯捐款。”
例句
-
他平时就非常吝啬,一毛不拔,从来不肯帮助别人。
tā píng shí jiù fēi cháng lìnsè, yī máo bù bá, cóng lái bù kěn bāng zhù bié rén.
他平时就非常吝啬,一毛不拔,从来不肯帮助别人。
-
这个老板一毛不拔,员工辛辛苦苦工作,却拿不到应有的工资。
zhè ge lǎo bǎn yī máo bù bá, yuán gōng xīn xīn kǔ kǔ gōng zuò, què ná bù dào yīng yǒu de gōng zī
这个老板一毛不拔,员工辛辛苦苦工作,却拿不到应有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