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样葫芦
解释
比喻照搬照抄,缺乏创新精神。
故事来源
宋朝时期,一位名叫张三的秀才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他听说一位老秀才曾经考中状元,便去拜访老秀才,想学习他的应试技巧。老秀才很乐意,便将自己平时练习的文章给张三看。张三如获至宝,便开始模仿老秀才的文章风格,照搬老秀才的文章结构,甚至连一些词语都照抄不误。他以为只要依样葫芦,就能考中状元。结果考试时,他的文章毫无新意,落选了。张三十分沮丧,这才明白,学习不能仅仅是依样葫芦,而要融会贯通,要有自己的创新和见解。
用法
多用于形容学习或工作中的机械模仿,缺乏创新。
例句
-
他只是依样葫芦地模仿,缺乏自己的创新。
ta zhishi yiyànghúlu de mófǎng,quēfá zìjǐ de chuàngxīn.xuéxí bùnéng yiyànghúlu,yào rónghuì guàntōng
他只是依样葫芦地模仿,缺乏自己的创新。
-
学习不能依样葫芦,要融会贯通。
学习不能依样葫芦,要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