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
解释
动辄:立刻,马上;得咎:受到责备、惩罚。指做事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批评或责难。
故事来源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刚正不阿,为国为民,敢于直言。他曾任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屡遭贬谪。一次,他上书直言进谏,皇帝虽赞赏他的才华和勇气,但碍于朝中势力,最终还是将他贬官。韩愈在被贬途中,不禁感叹道:“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表达了在仕途上步履维艰的无奈与苦闷。他并非不想周全,但正直的性格让他难以在复杂的官场中游刃有余,即使小心谨慎,也难免会因直言而受到责难。
用法
动辄得咎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容易出错,或容易招致批评和责备。
例句
-
他为人正直,但有时过于严厉,动辄得咎。
ta wei ren zhengzhi, dan youshi guo yu yanli, dong zhe de jiu.
他为人正直,但有时过于严厉,动辄得咎。
-
做官要谨慎,否则动辄得咎。
zuo guan yao jin shen, fou ze dong zhe de jiu.
做官要谨慎,否则动辄得咎。
-
处理事情要灵活变通,不能动辄得咎。
chuli shiqing yao ling huo biantong, buneng dong zhe de jiu.
处理事情要灵活变通,不能动辄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