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求和
解释
屈膝求和指下跪请求和解,形容以卑躬屈膝的姿态向强者求和。通常带有贬义,暗示一方实力弱小,不得不低头服软。
故事来源
话说战国时期,燕国屡次侵犯赵国边境,赵国国力日渐衰弱,无力还击。赵王无奈之下,只得派使臣前往燕国,屈膝求和,以求暂时苟安。燕王见赵国如此示弱,不仅没有停止侵略,反而变本加厉,狮子大开口,索要巨额赔款和大量土地。赵国百姓怨声载道,然而朝廷内部却无人敢言。不久之后,燕国又出兵攻打赵国,赵国最终灭亡。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一味屈膝求和,只会助长侵略者的气焰,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用法
常用作谓语、宾语;形容被迫求和。
例句
-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不得不屈膝求和。
miàn duì qiángdà de dírén, tāmen bùdébù qū xī qiú hé wèile bìmiǎn zhànzhēng, tā xuǎnzé qū xī qiú hé, bǎoquán guójiā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不得不屈膝求和。
-
为了避免战争,他选择屈膝求和,保全国家。
为了避免战争,他选择屈膝求和,保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