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投火
解释
比喻不顾危险,自取灭亡。
故事来源
梁武帝萧衍非常欣赏到荩的才华,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一次,萧衍写了一首诗送给到荩,其中有句“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诗中运用飞蛾扑火作比喻,形容到荩虽然知道这样做有危险,但是依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为了理想而牺牲自己。后来,这句话被人们引用,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不顾一切的追求,即使明知危险也在所不惜,最终导致自取灭亡。
用法
用作谓语、状语、定语;比喻不顾危险,自取灭亡。
例句
-
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是飞蛾扑火。
tā míng zhī bù kě wéi ér wéi zhī, zhēn shì fēi é pū huǒ
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是飞蛾扑火。
-
不要飞蛾扑火,自讨苦吃。
bù yào fēi é pū huǒ, zì tǎo kǔ chī
不要飞蛾扑火,自讨苦吃。
-
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他飞蛾扑火般地投入其中,最终却伤痕累累。
wèi le zhuī qiú suǒ wèi de àiqíng, tā fēi é pū huǒ bān de tóu rù qí zhōng, zuì zhōng què shāng hén lěi lěi
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他飞蛾扑火般地投入其中,最终却伤痕累累。